供水管網監測系統專門針對哪些場景?
從遙遠的水源地,到凈化后的水廠,再到輸送管網和二次供水設備,最后抵達每一個家庭之中,這背后是一條龐大而復雜的供水系統鏈條。這條鏈條的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成千上萬人的日常生活。正因如此,WITBEE?萬賓科技?供水管網監測系統的應用,把不可見的風險轉化為可見的數據,讓每一個環節都經得起考驗。
一、水源地
飲用水的起點是水源地。無論是河流、湖泊還是地下水源,這里決定了水的基本質量。以往水源地管理主要依靠人工巡邏與局部采樣。但這種方式的最大問題在于“延遲”:污染物可能在數小時內就擴散,而檢測結果可能要幾天才出來。
在水源地場景中,供水管網監測系統實現了實時水質監測、預警:
1.pH值、濁度、溶解氧等指標能夠24小時進行采集;
2.智能水質監測儀可以覆蓋重點取水口,預警非法排污或意外入侵。
當監測到可疑的水污染出現時,系統會自動預警,提醒管理人員主動介入其中開始救援。對整個供水系統而言,這是一種極大的風險削減。
二、水廠
水廠是城市供水體系的“心臟”。在這里,原水經過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等一系列工藝,最終成為可以安全飲用的自來水。這個過程復雜而精細,任何一個環節的偏差,都可能導致出廠水質不達標。供水管網監測系統在水廠場景中的價值體現在:
1.水質監測:實時監測各處理單元的水質情況,確保出廠水穩定達標。
2.流量監測:保障供水量的連續性與平穩性。
如此一來,運營人員即使不在現場,也能更直觀地看到水廠水質、流量等數據的全局變化,讓整個處理環節井然有序。
三、二次供水設施
在高層住宅和大型公共建筑中,二次供水設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水需要被再次儲存、加壓,才能順利抵達每一個住戶。而這恰恰是供水體系的“薄弱點”,二次供水設備可能讓水質在最后環節受到影響。
供水管網監測系統能夠對二次供水泵房的壓力、流量以及水質情況進行實時感知,避免因為設備老化或操作不當導致的水質、流量等下降。比如,余氯含量的異常變化可能意味著消毒效果不足,而流量與壓力的異常,則可能會引起高層住戶“沒水用”或“水壓過大”的問題,讓“最后一公里”的安全也能被實時守護。
四、管網主干線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具龐大的身體,那么供水管網就是輸送血液的血管。而主干線,則是維持全城循環的“大動脈”。在這里,供水管網監測系統主要針對的是流量、壓力和漏失聲波。因為主干線一旦出現問題,影響范圍極其廣泛。比如,管道爆裂會導致大面積停水、地面塌陷;而長期的小規模漏水,雖不容易察覺,卻會在數月甚至數年內造成巨大的水資源浪費。
通過部署智能漏損監測儀、智能壓力監測儀等設備,系統可以在早期發現泄漏行為。同時,壓力數據還能幫助判斷管道是否處于正常的工況,避免因為超壓或負壓引發的事故。這種監測就像是在“大動脈”上安裝了聽診器,讓內部的問題更容易被識別。
供水管網監測系統為供水管理部門提供了一個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鏈條視角,讓每一個閥門、每一段管道都有數字反映,使管理者能夠隨時掌握城市供水全鏈條的動態。
相關閱讀: